如今BIM發展如火如荼,無論是設計院,業主還是施工單位,對BIM都有了初步的認識。BIM的可視化、協調性、優化性等優點在實際的應用中體現的尤為突出,無論從現階段技術工具出發,還是基于未來的協同管理模式的創新,其應用推廣的趨勢不可阻擋。它的出現,也勢必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機會、商業模式和新的工作崗位。
據悉,我國到2020年建筑業中高級技能水平的建筑產業工人數量達到近百萬人,2025年達到近千萬。同時,強調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為項目方案優化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促進建筑業提質增效。
很多單位深知BIM技術的重要性,在這兩年里不僅大力推廣應用BIM,還在培養自有BIM人才上下功夫,同時也在努力吸納社會上的優秀BIM人才,力圖打造企業自有的BIM團隊。其中,部分央企和國企等大型建筑工程公司,國家強制要求必須建BIM項目部,組建企業的BIM團隊,招投標中BIM設計占10分,因此,未來幾年,BIM從業人員需求及薪資也是急劇增長。
政府方面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助推BIM人才培養。如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通知,要求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這是適應我國未來產業需求和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的重大變革。
而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首批試點改革項目,它是以建筑產業未來發展和需求為導向設立的。該證書面向中高職及本科院校土建類專業和建筑類相關企業,實現人才培養和職業能力水平雙重考評認證,具有社會性、開放性和復合性。
“忽如一夜春風來“的政策東風使得BIM技術成為行業發展的香餑餑,同時也被視為現代和未來行業從業者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基本技術技能。但鑒于目前社會認可度以及人才需求激增等現象,導致我國具備技術應用管理的人才非常缺乏。據人社部發布在《新職業-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中指出,未來五年我國各類企業對BIM技術人才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30萬!
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BIM工程師成為企業爭搶型人才,基于BIM必然會產生很多新的工作機會,衍生出很多BIM工作崗位,所以對于企業來說要著力培養這幾類人才。首先,BIM建模人員(包括模型維護),BIM應用終究是從創建模型開始,模型的維護是必不可少。其次,BIM的實施人才(信息化實施),這類人才除了要掌握BIM相關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懂業務,同時具備管理的組織實施能力。最后,BIM的高層次復合型BIM人才(BIM戰略總監),這一類人才會運用BIM系統對企業的組織形態、崗位職責、工作流程進行再造和優化等。
以上三類人才與企業發展相對應,尤其是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因為建筑行業從簡單的生產力提升到最后生產關系的改造,必然會需要更高層次的復合型BIM人才。
但是往往企業發展中這類人才非常緊缺,主要原因如下:其一,BIM人才需求增長。不少企業尚未形成培訓BIM人才的集體共識,因此較難規劃出整體性的課程,也存在教學所需軟硬件投資不足、師資普遍依賴業界支持等問題。其二,BIM人才的培訓內容多數以軟件操作技能提升為主,甚或被當成3D「繪圖」技術置入既有的計算機繪圖課程當中,缺乏系統性的課程規劃和策略性的培育流程。其三,BIM人才對建筑工程設施階段發揮的價值。由于國內的實務應用目前仍在起步階段,業界沒有明確認知、激增的職缺、人才素質殘次不齊等,造成目前BIM專業人才薪資待遇在多數企業被明顯低估。
都說,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支撐是創新驅動,而創新驅動的核心是人才,人才需要靠教育去培養,那么BIM技術的發展更需要人才來助陣。
為進一步提高信息化領域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技術技能水平,培養有針對性的BIM專業人才,郵電通信人才交流中心決定開展BIM工程師專業技術等級培訓考試。
培訓內容由建筑信息化(BIM)專業技術考試專家委員會調研評估決定,內容分別為建筑、機電、結構、市政、公路、鐵路、水利水電、造價、裝配式、民航專業。此外,等級劃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全程實行統一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題庫、統一試卷評閱等,學員考試合格后,即可得到郵電通信人才交流中心頒發的相應等級的專業技術證書,而持證人員也會納入中心BIM工程師人才庫。
BIM技術作為21世紀建筑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技術,其在建筑施工領域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各環節必將大有所為。未來,BIM也將成為一種普遍的能力,無論從管理層到一線人員都將得到廣泛應用,相對應的復合型人才也必將爭戰職業高地。
BIM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BIM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BIM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BIM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IM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網站首頁:www.thesoftwarefoundry.com,郵箱:48839141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