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況
陜西人保大廈項目位于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段腹地,與高新區的主軸線科技路高新路隔路相望,地理位置優越。采用設計-施工-采購(EPC)總承包模式,定位于多家保險企業進駐,為保險中介、保險評估、金融及三資企業等高端客戶打造的純高檔寫字樓。
工程重點難點分析:
1.采用EPC總承包模式,涉及專業多,管理協調內容多,對總承包管理要求高;
2.地處繁華市區,施工現場狹窄。施工現場平面布置、施工場地的合理劃分和管理難度大;
3.設計及施工采用四新技術眾多,施工難度大;
4.建筑做法多,精裝飾施工標準高、選材廣泛,質量要求高。
部分BIM應用
1. 進度管理
建立與模型關聯的總控制進度計劃,方便了建設項目各階段、各專業以及相關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減少建設項目因為信息過載或者信息流失而帶來的損失,提高從業者的工作效率及整個建筑業的效率。
在總進度計劃的基礎上細化二級、三級進度計劃,按照工程項目的施工計劃模擬現實的建造過程,通過預定計劃及現場實際施工計劃的對比,形成進度的監控與預警,及時進行調整;并將施工計劃與人、材、機的用量進行關聯,形成進度與成本的關聯。
2.成本管理
選擇需要工程量的構件,提取對應的工程量信息,并制作材料計劃。
在4D管理的基礎上,給構件輸入對應的綜合單價等信息,完成5D成本模型,提前獲知產值計劃,進行資金流管理。
陜西人保大廈8月份產值計劃
3. 技術、質量管理
三維圖紙會審:工程各參建單位,通過直觀的三維模型體現二維圖紙中難以發現的錯、缺、碰、漏及設置不合理等問題,最終將歸并后的圖紙會審記錄移交給設計單位進行修改、確認。為后續建造過程順利實施提供便利。
土方開挖深化:建立土方開挖模型,進行土方開挖的模擬,對不合理處進行優化,最終形成土方開挖深化圖紙。
幕墻方案效果細化:本工程幕墻由玻璃幕墻、石材幕墻、金屬幕墻、屋頂采光井及雨棚組成;構造復雜、節點眾多?;谠O計方案,對幕墻模型進行了細化和細節方案比對,真實展現了幕墻完成后的效果。
碰撞檢查:通過指定區域的碰撞檢查、查找碰撞點,人為核準確認有效碰撞,輸出碰撞報告。
管線綜合排布:對于管線碰撞綜合調整基于4大原則:
?。?)滿足深化設計、施工規范要求;
?。?)空間布置合理、凈高滿足要求;
?。?)滿足施工及維護需求;
?。?)節約資源、支架共用。
管線綜合排布的同時,兼顧支架三維布置并對其進行優化,避免不同專業施工產生同一位置多個單支架的情況。 根據三維尺寸來預制加工支架,節省支架成本、管線排布更美觀,提升工作效率。
預留洞口:管線綜合排布后,輸出預留洞定位口圖,按專業分別生成管線平面排布圖確定管線的準確位置,指導施工。
三維可視化樣板:傳統的工程樣板,不僅浪費材料而且受場地限制,項目通過使用三維虛擬樣板,在達到樣板引路及可視化交底的前提后,極大的節約了材料及場地空間。
可視化模擬及交底:在施工前,依據設計圖紙,使用軟件進行施工方案的模擬,并對工人進行可視化交底??捎行У谋苊馐┕み^程中存在的安全、質量隱患。
移動端質量監控:通過手機移動端,對發現的質量問題拍照,進行施工現場照片收集,并上傳到管理平臺,對應責任人進行問題處理,將整改后的照片再次上傳,形成質量閉合交圈管理。
砌體排布:依據建筑圖紙,在施工前,建立各層各部位墻體模型,對砌體進行排布。形成每面墻體的排布圖,并統計用量。施工階段對照砌體排布圖進行交底、備料、砌筑,以達到精細化管理的效果。
塔吊位置協同布置優化:通過模擬塔吊作業半徑的覆蓋面、塔身穿過主體結構時與主次梁是否碰撞以及屋面鋼結構的起吊、安裝位置,局部調整后,來確定現場塔吊的準確定位,輸出塔吊平面布置圖。
高大支模區域篩選:高大支模區域篩選對于整個項目來講,是一項很重要的施工工序。這個關乎到整個項目的質量及安全。通過BIM技術,進行高大支模區域的篩選,形成篩選成果報告,進一步對項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控。
4.安全管理
施工場地布置:在現場布置階段,使用族庫中的標準化模塊快速進行場區平面布置、臨邊安全設施布置,并隨時對布局調整優化,此圖為項目基礎施工階段場區布置的最終效果圖,通過模型我們可以查看現場各個區域的預實施效果。
移動端安全監控:通過手機移動端進行現場安全問題照片手機,記錄、回復安全問題,上傳至BE平臺。確保各方均可及時關注現場安全問題。
視頻監控系統:在通過模型布置場地初期,便根據情況設置好攝像監控點及門禁系統布置,以便及時將每日施工進度、現場安全等內容共享,方便現場動態控制及管理。
施工區域照明模擬:工程建造過程中,施工現場臨時照明均存在燈具布置無依據、布局隨意、無法感知布置后的照明效果的缺陷。根據選定的燈具的實際光照性能參數,在軟件中模擬實際的光照效果。
同一燈具,通過不同功率及布置間距的方案對比,在滿足施工照明亮度需求的前提下,選擇最經濟燈具布置方案。
5.運維管理
設備性能維護及評價:臨建模型中通過加入施工設備、器材等。對施工現場需要按時維修的器械如配電箱、消防水泵等,進行定時的設備維修提醒。維修后,最終形成設備檢修記錄。為設備性能、設備維護及分包商考核評價提供信息依據。
二維碼應用:依據二維碼信息為現場施工提供指導,在工程樁鋼筋籠加工完畢、驗收合格后,生成二維碼黏貼于鋼筋籠上,施工前,管理及作業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查看自己所需的信息:如樁類型、砼標號、樁尺寸、標高、坐標等信息,依據信息為樁定位、成孔、鋼筋籠吊裝、混凝土灌注等現場工序提供依據及指導。
6.變更管理
在形成項目BIM管理制度的同時,建立了項目變更管理制度,形成模型的協同更新。通過模型變更管理,實現資源分析及變更前后的工程量對比,繼而進行成本核算,實現變更前后技術方案對比、經濟最優比選。
7.建立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外架使用模型,提前優化并統計工程量。根據施工階段進行工期安排及材料計劃安排,并實時更新模型。確保模型與現場一致。
效益分析及后續計劃
1.效益分析
截止目前,我項目通過BIM技術的運用,節約可量化成本約50余萬。其中包括洞口預留、管道碰撞檢測、圖紙問題檢測及鋼筋排布檢測等。
但運用BIM技術帶來的效益遠不止如此。
?。?)在圖紙會審中通過BIM技術審查出建施錯誤29條+結施169條+水施54條+暖通7條+強弱電79條。共計266條圖紙錯誤,這帶來的效益是無法估量的;
?。?)通過BIM技術進行方案模擬、優化,大大提高了方案優化的可行性及優化收益。通過運用BIM技術模擬的土方優化方案,提供約101萬的策劃效益;輔助幕墻優化,形成最終優化方案,提供約204萬的策劃效益;
?。?)在運用BIM技術過程中,對員工意識、思想、工作效率的改變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2.后續計劃
陜西人保大廈項目在策劃階段便制定了詳細的BIM實施節點預期的應用點,并于后續多次BIM例會中討論并確定更為詳細的BIM后期應用點。各應用點指定專人進行負責落實。
BIM應用心得分享
1. 軟件對比分析
BIM是一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應用技術,在不同的階段,有各自優秀的BIM軟件,作為以施工單位為主導的EPC項目,我項目對此深有體會。在設計階段,Revit系列軟件無疑是最為優秀的BIM軟件代表;然而在施工階段及運維階段,我項目引入的魯班BIM系列軟件則更貼近現場。
2.BIM應用心得
通過BIM技術在項目上的應用發現:造價成本通過多算對比、消耗量分析等,誤差可控制在3%以內;并縮短了7%的項目進度時間;通過碰撞檢查節省了10%的造價;通過三維圖紙會審及模型問題檢查,消除40%未預料到的工程變更,最重要的是極大的提高了員工及項目運轉的效率。通過BIM培訓、學習、建模及不斷的深入探索,項目員工的團隊精神、施工質量意識、新技術知識以及個人探索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為企業和個人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無形效益。
BIM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BIM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BIM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BIM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BIM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網站首頁:www.thesoftwarefoundry.com,郵箱:488391414@qq.com |